聯系人:鄧先生
手機:18620259190
郵箱:hy1022@epion.cn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瑞和路73號A3棟2樓
據新華社電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經基因改造的活細胞制作微型傳感器,進而制成膠囊,用于探查胃腸道疾病。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首先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的一種無害菌株,使它遇到血液中的亞鐵血紅素時發光;再將數以百萬計這種菌株填入特制傳感器中,覆以半透膜。安裝在菌株下的光電晶體管可以測量細菌細胞發出的光量,把信息傳遞給微處理器,由后者把信息無線發送至附近計算機或智能手機。研究人員開發一款“安卓”系統應用程序,可以分析接收到的信息。
這個圓筒狀傳感器長大約3.8厘米,運行時僅需大約13微瓦特電量。傳感器配備的電池為2.7伏特,可供傳感器連續運行一個半月左右。
研究人員在由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刊載的文章中寫道,實驗顯示,這種膠囊進入豬的體內后,能準確探查胃出血信號。他們下一步將研究如何縮小傳感器尺寸并開發更多對炎癥、潰瘍甚至癌癥敏感的菌種,以便用于探查人體胃腸疾病。
論文作者之一蒂姆猜想,患者今后可能僅需“一周或一月吞下一?!彪娮幽z囊,就能取代傳統的結腸鏡檢查,盡早探查癌癥早期征兆。